一、 招生對象與學制
運動訓練專業:應往屆初中畢業生具有同等學歷;年齡為14-17周歲,學制三年,開設運動項目:田徑、體操、射箭、柔道、摔跤、射擊、舉重、籃球、乒乓球、散打。
體育休閑服務與管理專業:應往屆初中畢業生具有同等學歷;年齡為15-22周歲,學制三年,除普修各運動項目外,設主修方向,每人只選一項(籃球、乒乓球、體操、田徑、健美操、射擊、射箭、散打)。
二、培養目標
運動訓練專業:培養適應體育事業發展所需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能從事基層體育專項訓練的教練員和競賽管理工作的體育人才;培養能夠向高等院校、體育專業隊輸送的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
體育休閑服務與管理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具有一般運動技能傳授以及較強工作能力和就業能力的休閑體育服務人才。
三、培養規格要求
(一)畢業生掌握的知識和具備的技能、能力
運動訓練專業:
1、掌握一般體育運動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掌握主修運動項目的基本理論和訓練方法
3、具有較高水平的專項運動技能
4、具有一定的輔助指導某項運動技術訓練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組織和指導體育活動能力
體育休閑服務與管理專業:
1、掌握運動人體學、管理學、體育技術等學科的基本知識,以及指導大眾體育、養生體育、休閑娛樂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2、了解我國體育運動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3、具有從事體育休閑與服務與管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和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
5、具有向大眾宣傳體育休閑、養生、健身的能力,以及做群眾體育工作的能力。
(二)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素質結構分析
文化基礎課程模塊:掌握文化基礎知識,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計算能力及分析能力。
主要課程:語文、數學、地理、歷史、英語
素質教育模塊: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自覺依法辦事,能熟練運用計算機獲取并處理相關信息。
主要課程:政治、計算機,禮儀、安全
專業基礎理論課程模塊:掌握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具備獲取最新知識的能力。
主要課程:人體生理、人體解剖、體育保健、心理健康、體育健康
專業技術課:掌握運動項目的基本技術和規則,有良好的職業能力,具備一定的運動能力。
主要課程:田徑、球類、武術、體操
專業實踐課程模塊群:
運動訓練:掌握一定的訓練理論方法,具備較強的專項運動能力和指導能力。
主要課程:田徑、體操、射箭、柔道、摔跤、射擊、舉重、籃球、乒乓球、散打、蹦床。
體育休閑服務與管理專業:掌握基本的訓練理論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導能力
主要課程:籃球、乒乓球、健美操等。
職業崗位(資格)課程模塊:
運動訓練專業:掌握運動訓練的理論和方法,熟悉運動規則,具有較強的運動能力和訓練指導能力
體育休閑服務與管理專業:掌握基本的大眾健身方法,具有一定的訓練指導能力。
主要課程:裁判培訓、實習、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等
四、主干學科和專業核心課程
主干學科:人體生理、人體解剖、體育保健、心理健康、體育健康
專業核心課程:公共文化課有:語文、數學、政治、英語、地理、歷史、計算機基礎,專業基礎理論課有:人體生理、人體解剖、體育保健、心理健康、體育健康。
五、課程結構與比例表
六:教學進程表
教務科
2017年9月